用来虚度的,才是好时光。
···
醉美中国
我打江南走过,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,如莲花的开落。
青简一袭长衣,轻轻走进江南迷蒙的雨里,也走进自己的梦里。
古朴长亭,旧时巷陌,诉不尽的前尘往事,说不尽的三月风流。
青简镜头里的江南,总有一种东方的宁谧,和一种历史的厚重。
她不是什么大摄影家,她只是上海瑞金医院,消化科的一名主治医生。
大部分日子里,青简都要穿着白大褂,以医生“周洁”的身份,给病人们检查胃镜。
但只要一有时间,青简就会抓起相机,逃离医院,跑出去。
2009年,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读研的青简,拥有了自己第一台单反。
虽然对摄影一窍不通,但她觉得:一个人怎么看这个世界,就会怎么表现这个世界。
行万里路,阅万种景,识万种人,她喜欢用脚步去丈量自然,用镜头去记录生活。
2011年,青简无意间发现日本有个做二十四节气的网站,深受触动: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,怎么看还是觉得只有中国的风景和它们最为般配。
只有中国的景色,能代表二十四节气;只有走遍全中国,才能完整感受二十四节气。
青简想用自己的相机,还原二十四节气应有的样子。于是,周末、长假、调休···青简开始利用每一个旅行时间,一路追溯,一路拍摄。
从婺源油菜花田的春分,到太仓垂柳边的处暑;从浙南梯田的芒种,到茫茫雪乡的大雪。
立春、雨水、惊蛰···这些渐渐被人淡忘的名字,在青简的镜头下,好像从来没有远离过,只是沉睡在我们身边。一旦迈出寻找的脚步,就会被轻易惊醒。
北至黑龙江,南达福建,西及西藏。青简“找寻”的足迹,慢慢遍及十多个省份。
每一张图片,都有一个故事。每一个名字,都蕴含无数情感。
拍“大雪”的羊草山顶,没睡过土炕的青简,一夜没有合眼。
第二天,又要在零下30℃雪地里,徒步翻山15公里,幸而驴友的支持才得以走下去。
大雪纷飞的十月川北,青简的车子因为湿滑冲下河滩,险些掉进金沙江支流色曲河中。当地人费了半天力气,才用拖车把她的车子拉上岸。
新疆徒步一整天,青简的水喝光了,四处讨不到水,幸好有户外的马队告诉她,前面有山泉水,才救了急。
“因为喜欢,所以坚持。”
那些美到窒息的图片,取材于全国各地实景,佐以康熙字典的字体印章,似一幅长卷国画,不动声色,却意蕴悠长。
一经发布,立即爆红网络,疯转无数,还被评为“2011最受欢迎组照”。
青简说:如果能用十二个时辰,来走遍中国。
那么夜半,她会在四明山的古村里,望一轮明月。
日出,她要在唐克的黄河边,盼一抹晨曦。
食时,她会在禾木村的山坡上,看一缕炊烟。
黄昏,她要在纳木错的湖边,等一片晚霞。
大自然没有分秒必究的时钟,青简用天地万物的变化,精确定格着每一时刻。
韶光流逝,岁月如梭,曾经代表光阴的名字,湮没在时光的洪流里,渐渐被遗忘。
却在青简的作品中,重新变得可亲可近。
“因为走过,所以真实,因为感动,所以牢记。”
青简背着相机,走过中国大部分省市。“所有未曾涉足的地方,都将可能是我的下一个目标。”
在北国的草原,注视一片秋天;在南国的花海,邂逅一个夏末。
深入大山腹地,被淳朴的笑脸撞个满怀,踏进希望的田野,感受丰收的灿烂。
身在万物之中,心在万物之上。
当时间与空间、历史与自然在她的摄影作品中相遇,她的心也从充满物质的喧嚣都市中超然而出,回归古典、自然与丰沛的诗意。
走过万水千山,青简最放不下的,还是故乡的江南。
她沿着古老的八大水系,从楠溪江到富春江,从屏山到新市,从江南的风物走进江南的人文。
一边走,一边写,在《江南》和《梦里水乡》,用美好的图片和隽永的文字,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江南古镇的门。
是忙碌的医生,也能静下心来写诗作画;囿于现实的藩篱,也能暂时放下、访梅问茶。
世事繁忙,心闲岁月长。人生充满劳绩,但仍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。
(图文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)